Australian Embassy, China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马克 • 帕特森在研讨会上的讲话

 

澳中自由贸易协定研讨会

2006年6月28-29日
中国•深圳

专题会议(三)
能源与投资

演讲人:马克 • 帕特森
工业、旅游与资源部常务副部长


澳中日益发展的资源和能源伙伴关系


尊贵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各位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探讨澳中之间的资源和投资贸易关系。这是澳大利亚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这一关系建立在两国多年来资源贸易的牢固基础上,我坚信这一关系必将拥有长期美好的未来。

两国之间的资源贸易,一方面是建立在中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则是建立在澳大利亚丰富的矿藏资源基础上。

而这一关系的继续扩展和丰富,也将给两国带来益处。我们两国关系已经很密切,但是可以更加密切。

今天我想告诉各位的一点是,两国在矿产和能源领域存在很多更紧密合作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机遇。矿业服务和投资即是上面提到的存在机会的两个领域,稍后我将对此详细阐述。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铜、锡、锌、钢、铁矿和煤炭消费国,是第二大铝、石油产品和铅消费国,也是第三大镍消费国。

这一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部分归功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导致对住房、基础设施、工作和技能的需求。此外还应归功于中国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中产阶级可支配收入较高,对质量、选择和服务也具有较高的期望值。

但是,我们的贸易关系不仅仅是将原材料从澳大利亚输送到中国,再将电子设备从中国运至澳大利亚。

资源领域的贸易关系,可以也应该远远超过这一局限。其目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两国长期的矿产和能源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给两国带来益处。

我们所在广东省的成功案例,就极其清楚地证明了两国资源贸易所带来的成效。

就在我们在此发言期间,澳大利亚根据合同,首批运往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应已抵达新的广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这次运输标志着澳中经济关系的一大里程碑。签署合约时,该项目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份出口合同,25年内的合同总额约为250亿澳元。

这充分表明,只要两国真正注重能源保障和投资生成方面的长期关系,就能取得成效。

这一液化天然气供应,将直接刺激广东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增长,并给中国带来环保利益。

我们希望,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扩大贸易和投资联系、加强政策对话、推进技术合作,从而进一步强化澳中资源贸易关系。


澳大利亚资源丰富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中国的资源需求。

澳大利亚17种矿物资源的产量名列世界前六位,其中包括铁矿石、铀、煤、矿砂和铝矾土/氧化铝。这些都是中国非常需要的矿物。

澳大利亚2004年矿物出口量约占向中国出口产品总量的60%,对华矿物出口近十年内实现470%的大幅增长。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五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到2012年,我们有能力将液化天然气的产量从当前的年1600万吨提高到年5000万吨以上。

投资

澳大利亚充分认识到,中国和其他国家需要得到有保障的能源和资源供应。

出于这一原因,澳大利亚正以前所未有的努力,逐步提高自身能力,以图满足这一需求并保障供应。

2005-06年度,澳大利亚的矿产勘探开支总额创下自197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矿业资本支出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欢迎海外投资

中国也参与了这场投资。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在澳大利亚的项目投资额约达20亿澳元,其中最大的项目就是矿产和能源资源领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已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5%的股份,并持有新建中国液化天然气合资企业(China Liquefied Natural Gas Joint Venture)25%的股份。

上海宝钢、江苏沙钢集团、中钢集团和其它众多中国钢铁公司已参与或正与澳大利亚供应商谈判创建铁矿石合资企业。

澳大利亚欢迎此类外商投资,欢迎共同开发或发展能源和矿物资源。

开发大型资源储量(通常位于边远地区)需要巨大的投资,这要求投资者必须具备高度的信心,坚信其投资必有回报。

长期合同是投资保障的一种方式,如我之前举例提到的液化天然气合同。

澳中合资是投资保障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与长期合同一起实施,上述天然液化气合同也属于这一类型。

在此,我对中海油近期在西澳大利亚州海洋勘探的投资及其对2006年开放海洋石油勘探地区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表示欢迎。另一家中国企业,即中国石化,也已表示有兴趣获取阿什莫尔(Ashmore)和卡捷(Cartier)岛的石油勘探许可证。

澳大利亚欢迎此类外商投资,并能为外商投资者提供一个友好的投资环境。

这些投资项目及公司间商业协议的成功,应归功于澳大利亚政府允许在没有条件限制的自由公开市场上实施这些计划的政策。

随着中国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也正努力支持国内行业在自由市场上的经营实践,从而推动正常商业谈判和计划的实施。

正是在这一框架内,澳大利亚欢迎能有机会与中国携手合作,在两国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推动两国间的经济合作。

《自由贸易协定》为中国提供了一条保障未来能源需求、并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坦途。

现在回顾澳大利亚在华投资

截止至2004年底,澳大利亚公司在中国投资总额达12亿澳元——分别在5000个不同投资项目中。目前另有10亿澳元还在进一步考虑之中。

除了天然液化气合资企业以外,两国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已扩展至煤矿安全、瓦斯减少和清洁煤开发领域。两国在这些领域已设立培训课程、特别工作组、合作企业和技术知识经验的转让。

我们了解到,中国正致力于改善矿业安全记录。澳大利亚在矿业安全领域享有世界顶级声誉,这也是我们乐意与中国合作的领域,以便帮助中国减少死亡事故并提高中国的煤矿生产力。

澳大利亚出色的矿业安全记录,归功于业内先进的安全专业技能及完善的监管制度。

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访问澳大利亚期间,亲自目睹了两国签署煤矿安全谅解备忘录。通过这份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国能够受益于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国的经营安全也将提高到世界最佳水平。

煤层瓦斯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大元凶,而澳大利亚已研发一系列先进技术,用于提取、捕捉和利用煤层瓦斯。澳大利亚的技术和专业技能能够帮助中国更好地控制和降低煤层瓦斯含量,改善煤矿安全问题。

澳大利亚的煤炭技术范围广泛,除了煤矿安全和瓦斯减少外,还包括劳动力培训、矿业技术设备、地下煤炭气化、二氧化碳储存和封存、煤炭液化和煤层瓦斯利用。

其它合作机会还包括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关系。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其成员国,其它成员国还有印度、日本、美国和韩国。

澳大利亚积极根据《亚太六国协定》,开展一系列降低排放并具备成本竞争力的清洁煤技术项目。

在其它能源资源和矿物领域,澳大利亚也能给中国带来诸多益处

澳大利亚矿业类型多样、技术先进,在全球具备竞争力和高效性,其完善的环境管理,享誉全球。

在勘探、评估、提炼、加工和利用领域,澳大利亚是地球科学和矿业技术服务的领先供应国。

过去20年来,澳大利亚资源行业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了超过5000亿澳元的直接贡献。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能够提供必要的技术、硬件和知识,与中国一起开展矿产勘探、提炼和加工工作。

澳大利亚以往的经验表明,矿业开发项目的投资能够大大带动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可以理解,这是中国颇感兴趣的领域,也是中国政府的政策重心。

澳大利亚很多大型矿业开发项目都位于边远地区—— 这一点和中国非常相似。

自1967年以来,澳大利亚资源行业共催生了26座城镇、12个港口并在多个现有港口新建港口散装运输基础设施、25个机场和2,000多公里铁路线。

该行业为边远地区增加了就业机会,并改善了社会基础设施—— 卫生、教育和福利。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现有的基础设施带来了极大压力—— 时间延误、成本增加、生产力和效率降低,并阻碍边远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两国都认识到以下挑战:致力于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经济效率、保持国际竞争力、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同时还要保护环境。

澳大利亚拥有技术、资金和资源,并乐意与中国携手共同实现这些目标。

不过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壁垒,在此我不想回避这些问题。澳大利亚公司在中国投资时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

世界最大的两个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在中国都没有或几乎没有大型矿产投资项目。这并非偶然现象。

中国的外商投资审批流程让投资者感觉存在不确定因素,并加剧了投资风险。

例如:

  • 中国的《外商投资指南目录》很不恰当地限制了外商独资企业开展勘探活动的地区;
  • 限制勘探和开采某些集合矿,如铜金矿—— 尽管这两种矿产通常都同时出现,却被归为不同的投资类别,一种得到鼓励,一种却受到限制;
  • 有关勘探许可证的审批条例规定,公司要证明其以往在中国的经营经历。这使外国公司很难符合在中国注册地质勘探机构的条件;
  • 当前,中国的法规只向勘探许可证持有人提供获取日后开采权的“优先特权”。而澳方寻求如下保证:让那些持有勘探许可证并符合必要环保及其它法规的单位/个人,可以取得开采执照。
  • 当前对注册资本的要求非常适合制造业的投资活动,但并不适合采矿业。
    • 需要扩大资本的认定范围,应包括矿业基础设施或其它勘探相关成本。
  • 地质资料的获取虽得到改善,但仍然困难重重。

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中国境内的投资机会,特别是矿业和能源投资,能够给边远地区带来就业、技术和培训机会,并能大大推动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

我谈的是这几个方面:为员工建造住房和生活设施;建设可靠的供水和供电设施;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管理技能;建立交通连接枢纽等等。所有这些都将创造出全国和中小城市地区财富、就业机会,并能提高收入及带来社会和社区福利。

在中国资源丰富但相对贫穷的西部地区来说,效果会更佳。

最为重要的是,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由于采纳了“社会经营执照”而深受国际社会的认可。澳大利亚认识到,如果没能在本地、区域及全国层面得到社会的支持,矿业经营活动就无法持续开展。

出于上述原因,我希望我的中国同行和行业能够支持在两国之间签订一份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一份包含矿业和能源服务并减少投资壁垒的《自由贸易协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