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lian Embassy, China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牛肉业概览

牛肉业概览

2005年5月中澳两国开始就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的、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协定展开谈判。

有些人认为牛肉产业是敏感的。然而,中国的存栏牛的规模比澳大利亚大五倍。澳大利亚能够帮助中国弥补中国生产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之间的不足。澳大利亚的产量是有限的,而且有现存的贸易承诺,因而无法取代中国的生产。但澳大利亚的优质牛肉很受五星级饭店和餐馆的欢迎。而且澳洲 的皮张是中国皮具加工产业的重要供应原料。

牛肉和牛只

澳大利亚的牛群出口除活牛外,主要是加工品牛肉或小牛肉。重要的加工肉类贸易的副产品主要为牛内脏、皮张。出口的皮张主要是盐腌生皮或蓝湿皮(半成品)。

生产、消费和贸易

2006年,中国的牛只存栏数达到1亿4160万头,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牛肉和小牛肉产量达到750万吨,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中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以世界水平衡量是比较低的(人均年消费量只有5.6公斤),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的增加。2006年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达7千万人民币。同时,澳还向中国出口了9900头活牛,其中以奶牛为主,用以改良中国牛群和提高产奶率。

2006年,澳大利亚牛存栏数为2780万头。澳大利亚出口的牛肉、小牛肉和活牛价值281亿元,或53万1000头肉用牛,4万1700头养殖牛和90万9400吨牛肉和小牛肉。 澳大利亚主要的出口市场为日本、美国、韩国及印度尼西亚。


牛养殖者

中国从事牛养殖业的农民大约有1600万人。牛群的规模由一头到几千头不等。千头规模以上的牧场大约有289个。2004年中国的主要肉牛生产省份为:河南,1350万头;山东,930万头;四川,870万头;河北,640万头;黑龙江,570万头。

澳大利亚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昆士兰州(1150万头)和新南威尔士州(540万头)。在土质比较贫瘠的地区还有5400个牧场,有些面积相当于比利时的国土面积,放养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一头。

生皮张

2006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9亿1400万元人民币的生皮张。澳仅次于美国是第二大的对华皮张出口国。皮张是中国年产值250亿元人民币的鞋、服装、箱包以及装饰品产业的重要原料。

澳大利亚对华的相关援助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资助了一个重大项目 – 对中国牛肉生产和牛养殖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 – 其结果编纂成书,题为<<中国牛肉>>。在澳中农业合作协定的框架下,已经有一系列的人员被派往中国来介绍澳洲的牛养殖业及牛肉分类项目。

自由贸易区谈判

仍然有一些障碍使我们无法享有牛、牛肉及皮张自由贸易所能带来的益处。自贸易定谈判将使我们两国有机会消除这些障碍。目前,肉用活牛出口到中国要征收10%的关税。牛肉和小牛肉的关税是5%至8.4%不等。盐腌生皮和蓝湿皮的关税分别为5%和8%。



来源: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